詳情

詳情

Details

統籌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大會發言摘編

 二維碼 82
發表時間:2022-07-05 11:33

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

全國政協常委 黃潤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為此建議:

正確認識和把握“雙碳”目標。實現“雙碳”目標有利于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增進能源安全,發展現代綠色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注重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要立足富煤貧油少氣的基本國情,一手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一手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大力突破關鍵技術難題,帶動能源和產業綠色升級。

強化全國一盤棋意識。進一步強化全局觀念,處理好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科學合理確定各地區各行業的“雙碳”路線圖。加快出臺相關規劃和實施方案,并做好銜接協調。

系統謀劃協同治理路徑和重點任務。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強化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鞏固和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培育綠色低碳新動能,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全國政協常委 姜大明

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和管控作用。建議:

堅持底線思維、問題導向,科學劃定“三區三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把耕地保護紅線放在首要和優先位置。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完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落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制度,把水資源作為城市和產業發展的最大剛性約束。

完善主體功能區戰略,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優化農產品主產區布局,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優化能源資源空間布局,保障國家能源礦產安全。優化生態功能區布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優化區域產業布局,支撐“雙碳”和高質量發展。

深化“多規合一”改革,提升空間治理能力。加快健全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用途管制為主要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

全國政協常委 曹培璽

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建設,能源供應保障基礎不斷夯實,能源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建議:

全方位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切實抓好煤炭保供穩價工作,充分發揮煤炭的托底保障作用、煤電支撐調節作用,提升能源戰略安全保障能力,多措并舉支持煤電企業紓困和正常經營。

完善能源法律法規體系。加快形成以能源法為統領,電力法、煤炭法等為主干,相關配套法規和能源標準規范為補充的法規體系,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加快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市場準入制度,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加強能源新型標準體系建設,制定修訂支撐引領能源低碳轉型的重點領域標準和技術規范,加快我國能源技術和標準的融合。

推進全國統一能源市場建設。持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推進現貨市場與中長期市場有機銜接。

打造長三角綠色低碳發展樣板區

全國政協常委 歐陽明高(代表民盟中央)

將長三角地區建設成為我國更高水平一體化發展的標桿,有利于彰顯高質量發展與現代化建設的創新實踐,為推動全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建議:

增強率先引領意識,彰顯長三角地區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典型示范作用。研究編制《長三角綠色低碳一體化示范區建設規劃》,探索一體化背景下產業協同發展、環境協同治理、生態協同保護、資源協同利用的新機制。

深化區域協同,梯次帶動中西部地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發揮長三角地區的整體優勢,全面打通東部帶動中西部區域協調發展的新路徑,帶動全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構建保障體系,積極探索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統一市場體系。積極推動長三角空間治理,探索構建區域協同發展目標體系,推進市場一體化治理體系創新。

開展監測評估,持續推進長三角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探索構建長三角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通過動態監測評估,發揮指標體系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 斯澤夫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建議:

構建清潔綠色低碳的能源產業體系。用好制造業新技術成果,構建包括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儲能等產業在內的新型電力產業體系,推動煤電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構建清潔綠色低碳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推動裝備智能化、產業生態化。鼓勵制造業企業明確重點產品技術創新路徑,做好關鍵產品技術研發,深化產品綠色設計理念。

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制造體系。進一步規范綠色制造管理體系、統計體系和考核體系。興建綠色工廠,實施綠色工廠改造。打造綠色供應鏈,完善供應商管理,倡導綠色采購。

構建支持制造業轉型發展的綠色金融體系,特別是在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提高品質品牌、產業鏈布局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給予金融支持。

民營企業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大有可為

全國政協常委 南存輝(代表全國工商聯)

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需要各類市場主體發揮合力,其中,民營企業將大有可為。建議:

支持民營企業投身制造業綠色轉型。以更大力度支持民營企業數字化賦能綠色轉型,用數字化技術在綠色低碳領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綠色發展新動力。加快數字經濟產業與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

引導民營企業主動開展節能減排。幫助民營企業降低節能減排投入成本,提供專項金融支持。引導民營企業提高節能減排積極性,打造一批知名低碳民營企業。有針對性地為民營企業開設節能減排培訓課程,提高企業對碳排放核算、交易規則和碳資產開發等方面的學習掌握。

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風電、光伏基地開發建設。為民營企業更好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加強區域資源統籌,構建東西部協同發展新格局,共同為碳達峰碳中和作出更大貢獻。

大力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全國政協常委 曹衛星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應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與經濟社會發展,著力發揮生態保護修復對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建議:

統籌國土空間規劃,構建多層級生態安全格局。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的關系,構建多層級、多尺度的國土生態安全格局,加強重點區域、流域、海域的空間治理。

完善生態保護修復制度體系,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明確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方式、路徑和要求;確立生態保護修復管理制度,保障相關各方合法權益;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完善碳匯市場交易制度。

創建一批示范基地,推進自然資源系統保護修復。加快國土綠化行動、全域土地整治和水土流失治理,著力解決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分區域創建一批生態保護修復示范基地。

強化生態保護修復主體責任。構建生態保護修復監測評價與預警平臺及工作體系,開展重大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重要戰略區生態狀況評估。

提升生態碳匯能力

全國政協常委 解學智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生態碳匯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為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建議:

持續推進森林碳匯提升行動。加大力度推進國土綠化和森林保護,同時探索實踐以增加碳匯為主要目標的綠化行動,更大限度發揮森林作為最大陸地生態系統碳庫的儲碳固碳功能。

進一步加強生態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相關部門和地方合力推動各類生態系統碳匯監測能力建設,構建比較完備的生態碳匯監測體系。

建立完善生態碳匯定價和交易機制。加快推進國家生態碳匯定價制度和自愿減排碳信用價格機制,盡快出臺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碳交易管理辦法,推進市場化交易。

完善能源政策和推動生態產品應用。加大對生物質能源的重視和支持力度,對資源狀況和產業化前景開展全面調查摸底。持續建設人工林和國家儲備林,增加國內木竹材供給能力。

推動非化石清潔能源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 李朋德(代表農工黨中央)

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我國風能、太陽能等非化石清潔能源資源豐富,要實現“雙碳”目標,應先行推動非化石清潔能源跨越式發展。建議:

優先發展有利于能源體系獨立性和安全性的非化石清潔能源,統籌和加快推進建設、調控、外輸、儲能、消納等工作。一是在建設的空間布局上,結合國土空間規劃“三區三線”加強頂層設計,促進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二是全面提升配電系統調控能力,發展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的非化石清潔能源電力智能調控。三是著力解決外輸、儲能和就地消納問題。

創新驅動,發揮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強大的推動和支撐作用,系統構建技術創新體系。一是構建能源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設能源領域國家實驗室,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二是加快能源高效開發利用。三是大力發展先進儲能技術,統籌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

強化綠色科技創新支撐

全國政協常委 周漢民(代表民建中央)

為強化綠色科技創新對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建議: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多類主體活力。統籌綠色科技創新的方向和領域,形成前沿技術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顛覆性技術研究、技術開發與轉化相配套的梯次研發體系。推動綠色科技創新鏈產業鏈融合,加快培育多種創新主體,加強綠色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優化綠色科技創新環境,改善提升創新生態。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完善企業綠色科技創新投融資機制,設立綠色科技創新專項基金。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

推廣綠色科技創新應用,促進成果轉化支撐。強化成果示范應用,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范圍,鼓勵國有企業自主開展綠色采購。

擴大綠色科技創新開放,提升對外合作水平。鼓勵中外綠色科技研發合作,積極實施綠色標準國際化戰略。鼓勵龍頭骨干企業和檢測認證機構積極參與綠色科技的國際標準、合格評定程序的制定和修訂。

促進高耗能產業綠色轉型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 葛紅林

習近平總書記對推進“雙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政府和企業做好“雙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議:

高度重視統籌高耗能產業降碳和保障經濟發展的雙目標實現,減排是要促進高耗能產業走低碳發展道路,實現綠色轉型發展。

高度重視高耗能產業的再優化。加大對高耗能產業布局的研究、規劃和管控,提高清潔化、集約化、現代化水平。實事求是地幫助企業制定分步降碳的實施方案,并給予相應的軟硬件條件支持。

高度重視高耗能產業的跨界融合。鼓勵和支持鋼鐵、有色等高耗能產業打破各自產業的傳統界面,通過互相之間工藝流程的相嵌性、相融性再造,實現能源消耗的最優化配置。

以生態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全國政協常委 張桃林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了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的新格局,以生態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議:

加快推進農業綠色低碳發展。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推行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模式。實施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行動,鞏固提升農業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不斷完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建立穩定增長的財政投入渠道,加大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支持力度。健全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構建農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強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科技支撐。優化農業科技資源布局,推動科技創新成果、人才等要素向農業生態環境領域傾斜。示范推廣一批支撐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的技術及標準規范體系。

建立健全農業生態環境監測評價體系。優化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立減排固碳監測評價體系,開展溫室氣體排放和農業固碳能力長期監測。

更好發展綠色金融

全國政協常委 胡曉煉

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應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建議:

在經濟發展增量上堅決遏制盲目發展“兩高”項目。通過將客戶準入、項目審批、風險預警、內部控制等要求嵌入整個融資流程管理,把節能審查環評不過關、不符合國家綠色發展要求的項目擋在融資之外。

在經濟存量上大力助推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加快建立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統一綠色標準體系,供企業、中介機構和金融機構參照執行。

在支持綠色低碳發展上加強系統協同。監管部門對綠色金融創新給予支持和指導,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底線,適當提升創新風險容忍度。

在政策高效落地上做實做細。適度延長政策執行期,更好匹配項目建設需要;擴大政策適用范圍,將煤炭生產和消費大省的重點地方銀行納入政策實施機構。

深化電力市場體制改革

全國政協常委 蔣作君(代表致公黨中央)

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電力系統清潔低碳轉型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應深化電力市場體制改革,構建適應高比例消納可再生能源的電力體制,為節能減排、綠色低碳夯實機制基礎。建議:

還原電力商品屬性,理順電價形成機制。完善煤炭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建立“電煤價格—上網電價—銷售電價”聯動機制。

完善電力市場功能。加快建立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和容量補償機制,盡快建立適應新能源發電特征的超短期日內電力交易市場。

健全分布式能源交易機制。支持園區增量配電網、局域電網、微電網以獨立市場主體形態發展。注重結合配售電特點完善商業模式,支持使用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等工具盤活配電資產。

完善綠電采購制度,與碳交易市場相銜接。推動綠色電力交易,滿足用戶綠色消費需求。鼓勵用電企業通過使用綠電降低碳耗,激勵新能源發電企業通過高效精準運營實現供電與降碳價值。

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全國政協常委 楊衛

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突破性成就,對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建議:

統籌各方力量,分類摸清生態產品本底情況。盡快制定科學的生態資源標準化體系,開展生態產品普查。整合土地、森林、濕地、草原、海洋、水環境、空氣質量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調查監測體系,形成生態產品目錄清單。

大力推進試點示范工作,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積極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在政府路徑方面,對發揮公益效能的生態調節產品供給區加快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與監管,提高優質生態產品可持續供給能力;在市場路徑方面,多元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推動體制機制建設,強化政策支撐保障。抓住生態產品價值評價機制這個關鍵基礎,規范和健全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進一步完善核算成果在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損壞賠償和生態資源權益交易等方面的政策和機制。

推動草原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 王偉光

草原高質量發展關系國家食物安全、能源資源安全,關系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議:

提高認識,推動全社會關注草原、保護草原。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宣傳教育,形成全社會重視草原、愛護草原的良好氛圍。

大力發展現代草業,做到“藏糧于草”。通過實施“富民興草”戰略,提高草原生產力,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到“藏糧于草”。

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提升草原高質量發展科技支撐能力。建設草原資源與生態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草原科學數據共享中心,推動草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制訂草原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計劃,為草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大草原保護修復投入力度,鞏固草原治理成效。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力度;深化投融資改革,完善社會資本參與草原生態建設的制度機制。

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全國政協常委 樓繼偉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綠色“一帶一路”建設面臨諸多挑戰,應妥善解決事關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全局且相互依賴的3個重要問題:

一是妥善解決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后的能源替代問題。加快國內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為在沿線國家投資作出示范。鼓勵太陽能發電、風電企業集群式“走出去”,建成更多綠色能源最佳實踐項目,以實際行動助力沿線國家能源綠色轉型。

二是妥善處理綠色金融成本高問題。加強綠色金融項目計量,明確所支持項目或生產流程的碳排放強度,或者與能夠替代的項目相比減碳的強度,促成高碳項目和減碳項目間交叉補貼,處理好綠色融資項目成本較高的問題。

三是堅持并用足用好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聯合“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在“碳資產”“碳負債”方面達成共識,在“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這一平臺上探討可操作性應對方案。

推進編纂環境法典

全國政協常委 呂忠梅

通過對有關生態環境保護多部法律的編纂形成法典,既可以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的邏輯體系,又可以加速綠色低碳發展戰略轉型。建議將環境法典編纂納入國家立法規劃,正式啟動環境法典編纂工作。

確立環境法典的“可持續發展”價值主線。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以“可持續發展”為邏輯主線,形成“總則—污染控制編—自然生態保護編—綠色低碳發展編—生態環境責任編”的法典結構,促進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采取“適度法典化”模式,體現中國特色。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世界觀和“仁民愛物”自然觀。

專設“綠色低碳發展”編。通過將“綠色低碳發展”專門設編,兼顧社會經濟活動中資源、能源開發利用的效率與公平,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促進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承載力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

深圳市德厚科技有限公司
Shenzhen Dehou Technology Ltd.
服務熱線:86-755-33018388 傳真:86-755-33018387 電話:86-755-33018383 33018385 33018386 33018388  
聯系郵箱:szdehou@163.com
聯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北區朗山路28號綜合樓三樓
持續技術革新,引領綠色生活!
掃描查看微信公眾號